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主 頁
公司概況
產品介紹
業務動態
崗位招聘
聯系我們
業務動態
?
?
Business Dynamic
企業動態
行業信息
政策法規
快看!十幾個新職業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
來源:
|
作者:
pmo6d0599
|
發布時間:
2020-04-29
|
2637
次瀏覽
|
分享到:
一、政策資訊
1、人社部:多個新職業發布
近日人社部官網陸續公布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的新職業,特整合部分新職業內容供大家參考:
“無人機裝調檢修工”:使用設備、工裝、工具和調試軟件,對無人機進行配件選型、裝配、調試、檢修與維護的人員。
“康復輔助技術咨詢師”:根據功能障礙者的身體功能與結構、活動參與能力及使用環境等因素,綜合運用康復輔助技術產品,為功能障礙者提供輔助技術咨詢、轉介、評估、方案設計、應用指導等服務的人員。
“呼吸治療師”:使用呼吸機、肺功能儀、多導睡眠圖儀、霧化裝置等呼吸治療設備,從事心肺和相關臟器功能的評估、診治與康復,以及健康教育、咨詢指導等工作的人員。
“健康照護師”:運用基本醫學護理知識與技能,在家庭、醫院、社區等場所,為照護對象提供健康照護及生活照料的人員。
“全媒體運營師”
:綜合利用各種媒介技術和渠道,采用數據分析、創意策劃等方式,從事對信息進行加工、匹配、分發傳播、反饋等工作,協同運營全媒體傳播矩陣的人員。
“網約配送員”
:
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等,從事接收、驗視客戶訂單,根據訂單需求,按照平臺智能規劃路線,在一定時間內將訂單物品遞送至指定地點的服務人員。
為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新業態發展提供基礎勞動力保障。
“人工智能訓練師”
:
使用智能訓練軟件,在人工智能產品實際使用過程中進行數據庫管理、算法參數設置、人機交互設計、性能測試跟蹤及其他輔助作業的人員。
“人工智能訓練師”從概念發展為新職業,只用了四年時間,從業人員也從0發展到20萬。預計到2022年,國內外相關從業人員有望達到500萬。
“供應鏈管理師”
:運用供應鏈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技術,從事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的協同,以控制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成本并提高準確性、安全性和客戶服務水平的人員。
“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
:從事電氣電子產品的整機、元器件、材料等環保檢驗、檢測、監測、分析及數據處理,并利用檢測結果改進產品環保設計、生產工藝、供應鏈環保溯源管理,以及環保檢測新方法開發的技術及管理服務人員。
“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
:
從事智能制造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對智能制造裝備、生產線進行設計、安裝、調試、管控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
據數據分析預測,2020年智能制造領域人才需求預測750萬人,人才缺口預測300萬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預測900萬人,人才缺口預測450萬人。
“連鎖經營管理師”
:運用連鎖經營管理工具及相關技術,進行業態定位、品類管理、營銷企劃、顧客服務、視覺營銷等工作,負責門店運營業務管理的人員。
“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
:圍繞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在網絡互聯、標識解析、平臺建設、數據服務、應用開發、安全防護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技術研發、測試驗證、工程實施、運營管理和運維服務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
:使用虛擬現實引擎及相關工具,進行虛擬現實產品的策劃、設計、編碼、測試、維護和服務的工程技術人員。
2、商務部:一季度中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同比降18%
2020年一季度,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2373億元人民幣,執行額1610.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8%和10.6%。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478.9億元,執行額991.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7.9%和6.7%。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響,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面臨較大挑戰,但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從結構看,數字服務等新興領域增長較快。
一季度,我國企業承接離岸業務流程外包(BPO)執行額217.1億元,同比增長5.5%;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知識流程外包(KPO)執行額分別為419.6億元、354.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2.4%和6.2%。疫情激發了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服務、數字服務等新興領域需求的快速增長,KPO中的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外包離岸執行額83.5億元,同比增長28%;ITO中的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云計算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服務等數字服務離岸執行額同比分別增長213.6%、16.2%和14.5%。
從國際市場看,承接美國外包執行額增長較快。
一季度,我國企業承接美國離岸外包執行額245.5億元,同比增長12%。從區域看,京津冀保持穩步發展。受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服務增長帶動,京津冀地區一季度承接離岸外包執行額94億元,同比增長15.7%。
從復工復產看,截至4月中旬,全國服務外包企業復工率已超過95%。
在達產(業務交付能力與去年同期比)方面,江蘇、浙江等重點地區超過80%,全國平均在70%-80%之間。此外,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服務外包企業就業總體保持穩定。
3、統計局:2020年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36.7%
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14.5億元,同比下降36.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6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19.86萬億元,同比下降15.1%;發生營業成本16.83萬億元,下降14.6%;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94%,同比降低1.34個百分點。
來源于:國家統計局
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26.7億元,同比下降45.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970.4億元,下降33.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71.5億元,下降46.9%;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44.8億元,下降29.5%。
來源于:國家統計局
1—3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881.4億元,同比下降27.5%;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6079.6億元,下降3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853.5億元,下降28.6%。
4、河南求職人數一季度同比下降51.47% ,制造業最缺人
中新網鄭州4月22日報道,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河南省公共人才服務機構才市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河南求職人數同比下降51.47%,因抗疫需要,河南制造業最缺人,人才需求占用人單位行業總需求首位,占比32.13%。
普工、技工等生產制造類職位也位居本季度河南熱門職位需求的第一和第二位,占職位總需求的39.02%。
從河南全省匯總數據分析來看,一季度該省共舉辦各類招聘會55場,提供就業崗位333328個,環比上升9.52%,同比下降1.53%;受疫情影響,求職總量131291人次,較2019年一季度下降51.47%;簡歷投遞數量同比下降58.13%,環比下降24.99%,人才供需呈現下降態勢。
一季度,河南省各省轄市人才需求地區排行前五位分布依次為南陽、商丘、洛陽、焦作、信陽。
5、外媒報道:歐美農業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的外出和出入境限制的影響,歐美各國的農業一線在確保外出務工勞動力方面遇到困難。
英國一直依賴來自東歐的季節性勞動力,有觀點指出夏季收獲所需人手短缺8萬人,由農民等組成的英國國土及商業協會警示稱,“缺少8萬名勞動力,田地的農作物有可能腐爛”。德國農民聯盟正在官方網站招募來自東歐的季節性勞動力。
二、行業報告
1、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新經濟行業受到青睞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
報告顯示,新經濟行業受到青睞,而薪酬福利、職業發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求職主要關注因素;實習經歷有助于畢業生成功就業。
從期望就業行業來看,畢業生更傾向于新經濟行業就業。
期望就職于IT/通信/電子/互聯網、文化/傳媒/娛樂/體育、商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廣告)、金融業等行業的比例相對較高,分別為25.1%、10.7%、9.2%和8.1%,這些行業主要為新經濟行業,薪酬待遇優厚,科技含量較高、發展空間較好,與當下新一代求職者擇業需求相契合。
從期望就業崗位來看,畢業生更青睞于技術、財務/審計/稅務、行政/后勤/文秘、運營等崗位
,所占比例分別為18.3%、12.9%、11.6%和9.4%。
2、2020一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人才吸引力TOP10崗位藍領占半
BOSS直聘發布《2020一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顯示人才吸引力指數最高的十個崗位中,首次有半數為藍領崗位。
一季度平均招聘薪資8609元,實際上處于緩慢下降中
報告中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國平均招聘薪資為8609元,同比增長2.8%??鄢齼r格因素之后實際下降2.0%,為8206元。整體薪資水平實際上處于緩慢下降中。
來源于:BOSS直聘發布《2020一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
人才吸引力TOP10崗位半數為藍領崗
2020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指數前五位的行業為:IT、互聯網、在線教育、交通/物流和醫療/制藥。人才吸引力指數最高的十個崗位中藍領崗位占據一半,長期霸榜的互聯網前沿技術類崗位無一上榜。其中,餐飲、家政、旅游等行業仍未實現完全復工,大量暫時無法上崗的從業者涌入求職市場,造成生活服務業人才吸引力指數的假性升高。
來源于:BOSS直聘發布《2020一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
春節后,31-45歲的活躍求職者比例同比增幅最為顯著,41-45歲的求職者比例增長超過2倍。
以上內容根據中國政府網、人社部、國家統計局等政府類官網及相關報告、網絡信息進行的綜合整理,旨在分享交流,并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進行刪除。
詳情
?
?
Details
欧美XXXXX精品,性夜影院爽黄A片,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观看,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